我想問你這個問題:你過去上學時,從幼兒園到最后一個學校,你最喜歡的老師是誰?誰會浮現在你腦海中?你的人生因為某個老師而發(fā)生改變了嗎?幾乎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一個這樣的老師。我想到的是主日學校老師格倫·李瑟伍德(Glen Leatherwood)。你的是誰呢?
這個老師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呢?是因為專業(yè)知識嗎?是因為教學技巧嗎?即使你的老師學識淵博,具備良好的教學技巧,我敢跟你打賭,他在你腦海中浮現出來,也是因為他對你有信心,把你看作“滿分”。一個恫嚇你,罵你無知、沒教養(yǎng)的老師,無法激勵你學習和成長,唯有肯定你并且對你說“你是最棒的”老師才能激勵你。
現在想想你的職業(yè)生涯,想想你數年來曾經共事的領導。你想到他們的時候,問自己以下問題:
- 誰能激勵我竭盡所能?是那個認為我能得10分的領導,還是那個認為我只有2分的領導呢?
- 我最喜歡跟誰工作?是那個認為我能得10分的領導,還是那個認為我只有2分的領導呢?
- 誰最平易近人?是那個認為我能得10分的領導,還是那個認為我只有2分的領導呢?
- 誰最會替我著想?是那個認為我能得10分的領導,還是那個認為我只有2分的領導呢?
- 我可以從誰的身上學到最多?是那個認為我能得10分的領導,還是那個認為我只有2分的領導呢?
高績效的領導更重視他人,所以可以激勵他們做出最大的產出。他們尊重、看重員工,因此,人們愿意追隨他們。高績效領導在領導力上的積極、向上的態(tài)度,創(chuàng)造了積極的工作環(huán)境。在這種環(huán)境中,團隊中的每個人都有他的本分和目標,并共享成功。
對有些領導,特別是那些具有積極品質的人來說,達到這種狀態(tài)很容易,也很自然。我發(fā)現,那些從小就受到鼓勵,被別人看重的人,幾乎有一種成就別人的本能。不過,任何人都可以學會這種技巧,而且任何想要成為高績效領導的人,必須具備這一技能。
1.想著他們可以成為什么樣的人
作家貝內特·瑟夫寫道,威廉·司徒文在美國國會擔任俄亥俄州眾議員期間,對俄亥俄州佩恩斯維爾商會1949年寫給他的一封信頗為珍視。這封信拒絕了他帶一位新議員到募款晚會演講的要求。這封信是這樣寫的:“今年,我們很需要一位重量級的演講者來吸引觀眾,所以我們邀請了常青藤名校約翰·卡羅爾大學的足球教練。不過還是謝謝你推薦約翰·肯尼迪眾議員?!蹦阒滥莻€教練最后成為什么人物了嗎?我不知道。
在你們中間是否也有一位像肯尼迪一樣有潛力的人呢?或是杰克·韋爾奇?或是特蕾莎修女?在成功人士身上,我們能夠很容易發(fā)現偉大的領導力和聰明才智。但是在他們成功之前,我們怎么知道呢?
在你所領導的每個人身上,尋找潛力,發(fā)現之后,你要盡力幫助他們將潛質挖掘出來。有些領導看到有潛力的新星就沒有安全感,害怕他們表現得太好,讓自己難堪,所以會排擠他們。但是高績效領導會放下身段,提拔他們。他們明白有潛力的人無論如何都會成功。而他們所能扮演的最好的角色就是充當稱職的伯樂,鼓勵他們。只有這樣,他們才能提升這些人的價值,并在他們成長為領導者的過程中,發(fā)揮積極作用。
2.讓他們向你“借”對他們的信任
1989年,凱文·邁爾斯( Kevin Myers)從密歇根州大急流城搬到佐治亞州勞倫斯維爾,成立教會。凱文是一個年輕而精明的領導人,有光明的前途,資助他的肯特伍德小區(qū)教會非常支持他這么做。
在十字路口小區(qū)教堂,他為準備第一次儀式,做了所有該做的事情。他花了好幾個禮拜和小區(qū)里的人談話,選了一個很好的地點,也找來了志愿者。他第一天開門時,發(fā)現只來了90個人,大約只達到他預計人數的1/3。他的希望破滅了。這件事對他的打擊很大,因為凱文一直都在規(guī)模很大而且不斷成長的教會中工作,對小教會沒什么興趣。但他決定堅持下去,想著過一兩年,他就可以渡過難關,建立起一個符合他愿望的教會。
經過3年的掙扎,教會還是沒什么起色,凱文已經準備要放棄了。他趕赴密歇根州肯特伍德,面見資助他建立教堂的老板韋恩·施密特( Wayne Schmidt)。凱文覺得自己很失敗,像是個敗家子。他跟韋恩說他計劃關閉佐治亞州的教堂,所以他需要一份工作。韋恩的回答改變了凱文的一生,他說:“凱文,如果你失去信心,我就把我的借給你。”
雖然前途未卜,但他卻很感激韋恩對他的信任。凱文回到佐治亞州后沒有放棄。慢慢地,凱文的領導力水平提高了,教會的規(guī)模也擴大了。就在我創(chuàng)作本書時,他每個星期都要領導3400人的集會,他所領導的教會也躋身美國100個最大的教會行列。當你的下屬對自己失去信心時,你可以幫助他們重拾自信,就像韋恩對凱文做的那樣。把它當作免費的給予,但將來,這個人成功之后,就會帶來回報。
3.在他們做正確事情的時候,抓住他們
如果你希望把每一個人都視為滿分,并幫助他們樹立自信,那么你就在他們做正確事情的時候,抓住他們,并以此鼓勵他們。其實,這有違常識,因為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就是要在別人做壞事時抓住他們。如果父母或老師在你做什么事情的時候,抓住了你,那么,你肯定沒干什么好事。所以,我們會從這一角度考慮問題。
如果你專注于消極面,想在別人做錯事時抓到他們,你就無法幫助他們變得更為優(yōu)秀。當我們發(fā)現某人在做錯事的時候,他們就會設法保護自己,尋找借口逃避。反之,如果我們抓到人們正在做正確的事,就會讓他們得到激勵,激發(fā)他們的潛能,促使他們變得更加優(yōu)秀。
你要把注意哪些事情將往好的方向發(fā)展當成你每天的例行工作。它們不一定是很重大的事情,但必須是你想要倡導的事情。只要是你發(fā)自內心倡導的,任何事情都可以。
4.相信最優(yōu)秀的品質——寬容別人
我們審視自我的時候,會很自然地寬恕自己。為什么?一方面是因為我們根據自己的意圖看待自己;另外一方面,我們看待其他人時,會根據他們的行為進行判斷。想想如果我們像對自己一樣,相信別人最好的品質,我們和他人打交道可以變得有多積極。
很多人擔心被別人認為頭腦簡單,或者被別人占便宜,所以不愿意采取這種態(tài)度。實際上,愿意相信他人的人并不比懷疑他人的人脆弱,反而更為堅強。為了證明這一點,我將社會學教授莫頓·杭特( Morton Hunt)針對信任的謬見與事實列舉在下面:
- 錯誤觀點:容易相信別人的人容易受騙。事實:容易相信別人的人不比多疑的人容易受騙。
- 錯誤觀點:容易相信別人的人感覺比較遲鈍。事實:具有高度信任感的人比任何人都會看人。
- 錯誤觀點:自卑的人比自信的人更容易相信別人。事實:正好相反,自尊心比較強的人比較愿意冒感情風險。
- 錯誤觀點:笨人比較容易相信別人,聰明的人比較多疑。事實:天資聰穎或高學歷的人,不比被公認的笨人更多疑或更不相信人。
- 錯誤觀點:容易相信別人的人依賴別人指引人生的方向,多疑的人則依賴自己。事實:正好相反,一個被他人控制和壓抑的人比較多疑,而能掌控自己的人比較容易相信別人。
- 錯誤觀點:容易相信別人的人比多疑的人更不可信。事實:不容易相信別人的人比較不可信。有研究已經證實了古老的希臘諺語:“最不相信別人的人也是最不值得信任的人?!?/li>
我不是說要你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土里,我只是建議你要待人如己。這一要求并不過分,但會帶給你極大的回報。
5.了解“滿分”有很多不同的定義
滿分代表著什么呢?在你的腦海中是否有一個滿分的形象?你是否已經開始拿你的下屬和這個形象做比較,并發(fā)現他們都比不上這個形象?如果你這樣想,我并不覺得意外,因為我想大部分人對于滿分都有比較狹隘的看法。
關于提升技能,如果以10分為滿分,我相信大部分人很難提升2分。如果你的數學天分是4分,不管你多努力,你也不太可能超過6分。不過好消息是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,因而滿分對每一個人來說都不一樣。
在《現在,發(fā)現你的優(yōu)勢》一書中,馬庫斯·白金漢和唐納德·克利夫頓指出了人們從責任感到超越他人能力的34個長處。作者還說,每一個人都有一種技巧,在萬人之上。這表明,他們認為每個人在某些方面可以得到滿分。你在鼓勵員工時,可以關注這一點。
但是,假如你的員工之中有人沒有任何技能可以得到滿分,或者是沒有辦法提高到滿分,這是不是表明他們沒希望了?不,你看,有些人不管起點在哪兒,在某些非技巧領域也能達到滿分——比如態(tài)度、期望、原則與毅力。如果你在其他方面找不到他能夠得到滿分的潛能,那就朝這些方面找。
6.給他們“滿分”待遇
大部分領導都根據自己給員工打的分數給予他們相應的待遇。如果員工只打了5分的平均分,老板就給他們相應的待遇。但大部分人都值得領導給他們最好的待遇,即使他們沒有做出最大的貢獻。我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每個人都有價值和尊嚴,都應當得到尊重。我并不是要你獎勵有糟糕表現的人,而是要你好好待人,并帶他們走最好的路,即使他們不這樣對待你。
據我觀察,如果人們喜歡他們的領導人,他們一般就會朝著領導人的期待發(fā)展。如果你跟員工關系良好,他們也真的喜歡你、尊敬你,他們就會努力工作,全力以赴。數年來,我從很多領導人身上學到了許多有關領導力的例子,但我最崇拜的還是我爸爸,梅爾文·麥克斯維爾( Melvin Maxwell)。2004年2月,我到奧蘭多探望父母。在那里,我還要參加一個電話會議。我需要一個安靜的地方,父親就大方地讓出了他的辦公室。
我坐在他的座位上,注意到電話旁有一張卡片,父親在上面寫著:
- 用鼓勵來培養(yǎng)人。
- 用贊許給別人榮譽。
- 用感恩表達賞識。
我馬上意識到了為什么這兒會放著這張卡片。父親是要提醒自己在打電話時如何對待別人。我立即就想到了,就是我的父親,教會了我要把每一個人都看作滿分。
從今天開始,依照人們未來的樣子,而不是他們現在的樣子,帶領你的手下吧,他們對你的反應會給你驚喜。你跟他們的關系得到了改善,他們的效能也提高了。同時,你也幫助他們提升了潛能,使他們成了天生就能成為的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