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有一句古話: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濱,莫非王臣?;蕶?quán)在中國歷史上最高權(quán)威,宗教在中國一直是政權(quán)的輔助,廣袤的土地和千萬人口。被一個深藏在皇宮的人統(tǒng)治著,并安然有序地開創(chuàng)著中國的歷史文明與社會進步,這在全世界來說,也是絕無僅有的奇跡?;实劬W(wǎng)羅著全國的精英,皇帝是人才智慧的最高端,研究中國歷史皇帝的智慧,就能達到“會當凌絕峰”的境界。
劉邦,漢朝的開國皇帝,一個龐大帝國的領(lǐng)導(dǎo)者和締造者,借鑒他的人才智慧,啟發(fā)我們今天的人才策略靈感。
漢高祖劉邦才不及中人,但要說到人才管理,可以算是大師級的人物,他知道把手下的人才放在合適的位置,比如讓韓信帶兵、讓張良謀劃、讓蕭何治國,人才都能真正發(fā)揮其作用。劉邦取得天下以后,一次和功臣、將相們討論問題時說,我和項羽爭奪天下,為什么最后天下是我的?劉邦聽完各人的回答后說,你們看到一方面,沒看到另外一方面。他說運籌帷幄之中,決勝千里之外,吾不如子房;鎮(zhèn)國家,撫百姓,給饋賞,不絕糧道,吾不如蕭何;連百萬之眾,戰(zhàn)必勝,攻必取,吾不如韓信。這三個人是當今天下的人杰,可是這三個人都能為我所用,所以我能夠奪取天下。項羽呢?只有一個范增,而不能用,所以他丟掉了天下。
劉邦在用人的確有過人之處,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人才的長處。
如韓信能帶兵,他敢放手給兵。張良善于謀略,在他手下能運籌帷幄,蕭何會管賬,他敢放手給錢。劉邦的高明在于善于利用比自己厲害的人物,能使各種杰出的人才為自己所用,而且有效授權(quán)。劉邦曾問韓信能帶多少兵,韓信說多多益善。問到自己,韓信說陛下最多能帶10萬兵。劉邦就問他,為什么韓信反為自己所擒。韓信說,陛下不善將兵,善將將。韓信的一席話,可以說是真正道出了劉邦能成大業(yè)的真正原因。
劉邦用人不問出身
不管什么身份的人,只要有才,他都敢用。漢初三杰之一蕭何是沛主吏椽,謀士張良是失魂落魄的游泳者,大將軍韓信是個討飯的叫花子。周勃是一個編席打簍子兼作吹鼓手的人,張蒼為秦御史,樊噲是剝狗的屠夫,婁敬為車夫,灌嬰是小商販等,但他們各有其長,加上劉邦的大膽任用,都成了謀臣戰(zhàn)將,忠心耿耿為劉邦效勞,形成了以劉邦為首領(lǐng)的中堅力量,對劉邦統(tǒng)一天下起到了極其決定的作用。
劉邦終其一生,正是由于他具有愛才之心,識才之眼,選才之德,謀才之腦,提才之能,用才之膽,容才之量,護才之魄,育才之法和集才之力。從而把當時天下的人才,都集結(jié)在自己的周圍,形成了一個優(yōu)化組合。因此,企業(yè)老板們不一定樣樣都行,樣樣才干過人,但必須善于識人、選人、用人。否則,任何雄才大略難以實施,任何宏圖偉業(yè)都不能成功。企業(yè)不在大小,員工不在多少。凡重用眾才之能者必興,凡善聚眾智之光者必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