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么職業(yè)生涯的「勝利」,常常讓我們感到空虛與不滿?更重要的,你如何避開這個問題?最近,我們請到一些讀者分享他們的想法,其中有一些響應讓人想起道格拉斯.霍爾(Douglas T. Hall)的心理成功的典型模式。
霍爾的模式指出,成功可能讓人覺得有如失敗的原因:
在事業(yè)和個人目標之間作取舍。這可能很戲劇化,例如為了在政治上飛黃騰達,而違背深深抱持的信念;或是很簡單,例如忍受折磨人的工作時程,沒有時間與人交往和自我保健。來看看潔絲(Jess)對我們稍早貼文的回應(略有修改),她在經(jīng)營自己的生意,并兼顧家人需求時,取得了教育學位:
「在此期間,激勵我的主要動力是這個想法:當我完成后,我將擁有我的學位,并且更有成就也更成功。然而,在我畢業(yè)時,我感到非常空虛。在我就學期間,我身兼多職,我覺得自己剝奪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,雖然拿到學位讓我有一些自夸的權(quán)利,但是與我的孩子和家人的親密關系,遠比學位值得重視。」
缺乏主人翁精神。如果你認為獲勝的原因不在于自己(也許你把勝利歸功于好運或其他外部因素),你不會對勝利感到滿意。霍爾的研究顯示,獲得重大擢升是不夠的。你必須相信是你贏得的。
缺乏他人的驗證。其他人也必須相信是你贏得你的成功。這就是為何許多年輕的經(jīng)理人,在自己起步的公司奮力擺脫「熱切的新手」形象后,到頭來是在其他地方追求成長和晉升。
沒有時間學習。一旦你贏得了一位客戶、獲得了晉升或成為合伙人,你有機會反思自己學會了什么,以及如何著手挑起你的新職責嗎?或者你立即開始四處滅火?是否你的組織或你自己(或兩者)訂了一個狂躁的步調(diào);一個接一個地克服巨大的挑戰(zhàn),而沒有花時間在界于挑戰(zhàn)之間成長,是很常見的。
在專業(yè)和個人之間,有這么多緊張關系,我們?nèi)绾文芟M_到真正的心滿意足?一種方法是心理學者所謂的傳承(generativity):傳遞你多年來學到的東西,以幫助下一代實現(xiàn)其目標和夢想。正如另一位《哈佛商業(yè)評論》讀者薩柏拉曼尼恩(P.G. Subramanian)所說,「當團隊成功,你才是真成功。」
這種心態(tài)是我們的文章〈讓工作與生活雙贏〉(“Manage Your Work,?Manage Your Life”)中強大的潛在主題。雖然我們的研究樣本在許多方面很多元化(我們綜合了近四千位來自各行各業(yè)、各種職務與民族的男士與女士的深入見解),在我們的數(shù)據(jù)集內(nèi)的領導人有一個重要的共同點:他們都從繁忙的生活中挪出時間,和進行訪談的MBA學生分享他們學到的東西。
傳承的概念最早是由艾瑞克.艾瑞克森(Erik Erikson)定義的,他認為傳承主要是中年關注的一件事:我們是否屈服于思慮不周的常規(guī)慣例和自私的追求?或者我們是否借著教授、指導、參與社會制度、撫養(yǎng)子女或創(chuàng)造事物,而做出持久的貢獻,那些事物將比我們存在更久遠,造福子子孫孫?
雖然中年確實是發(fā)出這類問題的成熟年紀,但即使是幼兒園老師,也從協(xié)助和教導中獲得很大的樂趣(有些人獲得的樂趣比別人多一些)。傳承包含了社會關懷和能力,以及采取行動的自信心。在這一領域的主要研究人員丹.麥克亞當斯(Dan P. McAdams),在他的著作《救贖自我》(The Redemptive Self)中建議,傳承的成年人是有權(quán)威的(不是專制獨裁的),包括家長;他們可能參與政治進程、有組織的宗教、社群與公民事務;而且他們廣交朋友、有社會支持網(wǎng)。難怪傳承的人們往往會報告有高度的主觀幸福感。
你的傳承力如何?做這項評估以了解你的情況。